球盟会(中国)官方网站-球盟会助力健康生活

蕲春“跑道养鱼”环保又高产-球盟会官网

蕲春“跑道养鱼”环保又高产

发布时间:2025-05-12 20:31:17| 浏览次数:

  

蕲春“跑道养鱼”环保又高产(图1)

  4月27日,在蕲春县株林镇华畈村的一片鱼塘边,合作社负责人陈卫兵轻轻按下控制按钮,7条27米长的水泥槽瞬间翻涌起层层浪花。成群的鲈鱼逆着水流奋力游动,在“健身跑道”上竞速冲刺。

  “一条‘跑道’年产鱼1.5万公斤,是传统鱼塘的5倍!”陈卫兵的话语中透着自豪。这片融合了“跑道养鱼”和“零排放”圈养技术的100多亩基地,正以科技之力改写传统渔业的“生长逻辑”。

  四年前,这里球盟会网页入口还是另一番光景。陈卫兵守着100多亩传统鱼塘,养殖草鱼、鲢鳙等常规品种,年产值仅40多万元。“效益低、风险大,必须球盟会网页入口求变!”2020年,在蕲春县农业农村局牵线下,他走进华中农业大学课堂,跟随何绪刚教授学习池塘“零排放”圈养技术。

  两年后,12个直径8米的白色圈养圆池在3亩多试验塘中修建完成,每个圆池配备的锥形集污装置将残饵、粪污“精准捕获”,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,尾水循环利用率超90%。2022年试养鲈鱼时,单池产出1000余公斤,12个圈养圆池销售额突破50万元。

  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让陈卫兵更加大胆。2024年,他投资50万元新建3条“鱼跑道”,每条“跑道”投放8500尾翘嘴鱼苗,养殖创收48万元。随即他追加70万元扩建4条“跑道”,计划2025年实现鲈鱼3.7万公斤、翘嘴鱼2.5万公斤的产能,销售额剑指200万元。

  如今,他的合作社不仅成为华中农业大学技术试验示范基地,更带动周边数十家养殖户升级设备增产增收。合作社的鱼塘里,传统池塘、白色圆池与水泥“跑道”错落有致,垂钓区与养殖区联动,形成“卖鱼+休闲”的双收益模式。

  蕲春县水产事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,采用现代设施渔业新模式的养殖户亩均收益8万元左右,池塘养殖容量提升4倍,综合效益提高50%以上,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,养殖尾水回用率达95%以上,悬浮物、总氮、总磷、COD等含量大幅下降,降幅达60%以上,真正实现“养鱼不换水,增产不增污”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将推动‘跑道’养殖技术继续拓展,打造全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。”陈卫兵望着波光粼粼的鱼塘,信心满怀。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养殖基地上,一条科技赋能的生态致富之路正越走越宽。

TOP